2018年上高中語文教師資格面試試講真題參考答案:優美的漢字
- 時間:
- 2018-12-19 18:54:56
- 作者:
- 羅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梳理掌握有關漢字的知識和文化,深刻理解漢字的美。
2.能力目標:學會從現象梳理中發現規律,從規律探究中總結方法,養成自覺規范書寫漢字的習慣。
3.情感目標:了解漢字歷史與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與珍視漢字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梳理有關漢字的知識,探知漢字構字規律,總結正確識寫漢字的方法。
2.探究漢字文化,深入理解漢字的內涵美,激發對漢字的自豪感與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構字方法特點,以及如何利用漢字構成規律指導解決漢字實際應用問題。
2.如何引導學生領會漢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以及怎樣引起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教學方法〕
1.直觀圖片展示
2.現象梳理與問題引導相結合
〔學法指導〕
1.現象梳理法:找出共性,發現規律
2.比較聯想法:發現差異,把握特點
3.逆推思維法:逆推規律,指導應用
〔教學準備〕
1.布置預習:通讀教材,初步把握漢字的幾種構字方法2.ppt課件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美的評價
“世界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
這句話所盛贊的正是我們的漢字!漢字是我國先民的偉大創造,比四大發明更早。這樣歷史悠久的文字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竟使得一個外國人也對她如此地贊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優美的漢字”到底美在何處。
二、溯源:創造美
1.“美”字的起源與演變(圖片展示)
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個人頭戴羊角或羽毛等飾物②發展變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
2.“馬”字的起源與演變(圖片展示)
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匹勢欲奮蹄的駿馬
②發展變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
3.探知漢字起源,總結漢字演變規律
①讓學生結合圖片“美”“馬”的相關信息談發現:漢字起源于象形(字畫同源,具畫面美),是我們祖先的積極探索精神和豐富想象力的偉大產物。
②讓學生再結合教材中的“漢字字形演變表”,總結出漢字字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簡的演變規律。
③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漢字非但形美,更有意美4.小結: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漢字字體的演變,漢字演變的過程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縮影。每一個漢字產生的背后都對應著一段相關的歷史,漢字不只是一個美的符號,她還是會說話的,能夠告訴我們與之相關的歷史。
三、解字:構造妙、內涵美
(一)解構造
1.展示圖迷、字謎。借趣味猜謎活動幫助學生形象理解并準確梳理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四種構字方法。(具體見ppt)2.請學生說說自己所知道的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
3.引導學生通過對漢字現象梳理發現規律:幾種不同的構字方法,皆以象形字為基礎,而決定字義的正是這個不變的“形”。
4.小結:我們的祖先真的很聰明,有形的他就畫,無形的他就想別的招,而千變萬化,都只在一個小小的方塊之間,這就使得我們認識漢字的時候有跡可尋、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二)由構造解內涵
1.引導學生通過對“貝”旁系列字(財、貨、贈、購、買、賣……)的探究發現漢字認知規律與其文化內涵:
①盡管構字法不同,但只要有相同的形旁,則字義往往相關。
②這系列漢字告訴我們古代曾有以“貝”為手段的貨幣制度與交易形態。
2.引導學生通過對“礻(示)”旁系列字(祖宗祝祐祟……)和“崇”字的比較探究發現:
①形旁相同的字意義相關,而以“山”為形旁的“崇”與“祟”等意義無關。
③這系列字讓我們發現了古代的巫術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化。
3.探究“我”(假借字)“國(國)”、“公”“頌”兩組漢字①這兩組漢字同樣說明了漢字形旁相同,意義相關。
②“戈”能衛我證明我,武力才能衛國,闡明了一條人類歷史永遠的定理。
③背私即公,多私乃公;為多數人著想就能得到稱頌。可以看出我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和人生價值觀。
4.總結探究發現:
①形旁相同的字往往意義相關。由此可以得出認知漢字的方法:據形推義。
②漢字本身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具有文化美。
5.板書“姓名”二字,讓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姓名的‘姓’是女字旁”等。
5.小結:通過這番梳理與探究,我們發現識寫漢字其實并不是一件特別艱難的事情。而且,當我們面對每個漢字時如果追問幾個“為什么”,會有更多的收獲。
四、拓展:藝術美
1.書法藝術
2.交流藝術
傳說,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請紀昀題字寫橫額。紀昀揮毫寫了兩個大字“竹苞”。竹苞,竹筍也,出自《詩經》,是形容事物像竹筍一樣可以頂石破土。和珅想,這是說我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非常高興。后來,乾隆探訪,看到亭上大字,突然發笑。(個個草包)3.小結:書法藝術,視之賞心悅目,書之怡情養性,值得追求。交流有技巧,則含蓄委婉,能給生活增添許多的趣味,能展現一個人的修養與智慧。
五、認寫:美中不足(學習應用現狀)
1.聽寫:滄桑、松弛、渙散……
2.找錯別字:
①漚心瀝血(嘔) 戒驕戒燥(躁)
②針貶時弊(砭) 膾灸人口(炙)
③高贍遠矚(瞻) 青出于籃(藍)
3.分析寫錯漢字的原因
①忽略結構,不講方法——解決辦法:據義推形②不夠重視,對漢字認識不夠,有偏見,妄自菲薄
六、發現:前景美
七、總結:美好愿望
1.守住“字”的家園
①“字”:我們的精神家園,漢民族存在的根據,不可割斷的文化血脈;②“字”:凝固的語言,可識可傳,可探知歷史,可汲取前人智慧,可傳承澤被后代2.用好“字”的利器
尼赫魯的贊美,不只是因為漢字的詩畫美;世界已興起了學習漢語的潮流,也不只是因為中國的再度崛起,是漢字本身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美征服了他們。今天乃至未來,它更可能是開創新世界的利器,值得我們去研究和開發。
八、作業
三五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小組選同一形旁的漢字在課外進行探究,然后交流分享各組合力探究得來的成果。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