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教育的起源
- 時間:
- 2018-12-19 17:35:12
- 作者:
- 婁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1、 教育的含義:
廣義: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在受教育者積極參與下,對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其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
在我國,“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 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 從本質屬性來說,教育就是根據一定的社會需要進行的培養人的活動(過程),最根本的任務是促進受教育者身心的發展。
3、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就是教育的本質屬性。
4、 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歷史性
3)教育的階級性
4)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5、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具有能動作用。表現在:
1)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2)教育具有與生產力和政治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6、 教育的起源:
1)神話起源說
2)生物起源說: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教育的起源歸于動物的本能行為。代表人物:法國利托爾諾、英國沛西能
3)心里起源說: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國孟祿
4)勞動起源說:教育起源于勞動。代表人物蘇聯米丁斯基和凱洛夫。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