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高中數學學科知識與能力試題答案
- 時間:
- 2019-01-24 11:16:30
- 作者:
- 鄒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點擊可查看: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筆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 單選選擇題
1.答案:D,X-y+z=3
2.答案B.1/2
3.答案D.有界
4.答案:B.Tab/2
5.答案C,(1,2,1)
6.答案A.1
7.答案:C。掌握
8.答案A。同真同假
二、簡答題

12.參考答案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對于課程標準提出的評價理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1)評價目標多元化
新課程提出多元化的評價目標,評價的對象既包括學生,也包括教師。以往的評價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成就,關注學生的表現,忽視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通過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狀況的考查,不只是看學生的表現,還促使教師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
(2)評價內容多維性
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出四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評價的具體內容應圍繞這些方面展開,形成多維度、全面性的評價內容體系。對不同內容的評價可以通過設計反映不同內容的問題,如對某一方面知識與技能的評價;也可以在綜合的問題情境中進行評價,如在一項調查活動中,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參與投入的態度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考查來評價。
(3)評價方法多樣化
評價中應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具體內容的特征,選擇恰當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應當將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不同的評價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不能希望一種評價方法會解決所有的問題。封閉式的問題、紙筆式的評價可以簡捷方便的了解學生對某些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開放式問題、綜合性的、在豐富的情境中的評價有助于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學習過程。
13.參考答案

四、論述題
15.參考答案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在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結合其他多種教學手段,并能起到互補的作用。如不借助信息技術的情況下去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去模擬實際情境,學生可能很難想象出相應的實際情景,這里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直接呈現圖片或視頻;或者在處理圖形的動態變化時,如僅通過板書的形式一步步變化,一是作圖比較繁瑣,二是連貫性不強,這里就可以結合幾何畫板等工具直接呈現。
五、案例分析題
16.參考答案
第一問:

第三問:
集合是高中數學必修1第一章節的內容,是進入高中以后最新接觸的數學內容,也是現代數學的基本語言,可以簡潔、準確地表達數學內容。在本章,學生將學習集合的一些基本知識,感受集合的數學思想方法,用集合語言表示有關數學對象,并運用集合和對應的語言進一步描述第二章的函數概念,為第二章的函數奠定夯實的基礎,使得學生能夠初步運用函數思想理解和處理生活、社會中的簡單問題。
六、教學設計題
17.參考答案
第一問:
導入活動設置: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組學生課前收集的圖片(旗桿與地面垂直、教學樓與地面垂直等)組織學生觀察圖片中展示事物之間的位置關系。
提出問題:旗桿與地面、教學樓與地面的位置關系是什么?你能否利用直線與平面根據他們的位置關系畫出相應的幾何圖形?
預設:垂直關系

探究活動一設置:
提出問題:我們又如何定義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垂直?能否用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的直線,來定義這條直線與這個平面垂直呢?
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旗桿與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變化,重點讓學生體會直線與平面內不過垂足的直線也垂直
組織學生觀察動畫的過程中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1:陽光下,旗桿與它在地面上的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多少?
問題2: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位置會移動,而旗桿與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否發生了變化?
問題3:旗桿AB與地面上不過點B的任意一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它們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全班交流過后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總結: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的無數條直線,那么這條直線就與這個平面垂直。
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如何判定一條之間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是垂直關系呢?
探究活動二設置:組織學生思考如何將一張長方形紙片立于桌面?
組織學生猜想:你能猜想出判斷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垂直的方法嗎?
預設: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先安排學生課前收集大量圖片,多感知,然后,通過學生動手畫圖、討論交流和多媒體課件演示,使其經歷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完整和正確的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概念,接下來助學生生活中最簡單的經驗——折紙,引導學生分析,將“與平面內所有直線垂直”逐步轉化為“與平面內兩條相交直線垂直”,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合情推理,提出猜想,使學生的思維順暢,為進一步的探究做準備。
第二問:
如何折疊與放置一張紙,可以使折痕與桌面垂直?從而尋找到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方法
引導學生進行折紙環節探究:(1)折痕與平面垂直嗎?
(2)如何折,能夠使折痕與桌面垂直?
(3).你找的折痕有什么特點?找這樣的折痕是為了實現什么目的?
(4)如何放置?
(5)當直線與桌面垂直時,固定折痕一側的紙片,繞著折痕旋轉另一側紙片,觀察折痕與桌面垂直嗎?此時折痕與桌面內每一條直線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展示、分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提供思考方向。
第三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