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高中體育學科知識與能力試題答案
- 時間:
- 2019-01-24 11:13:04
- 作者:
- 鄒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點擊可查看: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筆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有多個細胞核位于細胞膜下方
2答案:A。臀大肌和股四頭肌
3答案:B。仰臥持啞鈴操擴胸
4答案B。心室腔增大
5答案D。肝臟具有解毒的功能
6答案D。負反饋調節
7答案:C。無氧耐力
8答案B。心肺功能
9答案B。白細胞
10答案:A。有氧耐力
11.答案B。收縮蛋白
12答案:A,升高
13答案D。30%
14答案A。長時間的跑跳運動
15答案:D。重力性休克
16答案D。保暖
17.答案C。髕骨周圍腱止裝置損傷
18答案A。賽前熱癥
19答案A。單一的體力勞動
20答案C。體育教學公師
21答案A。有趣一樂趣一志趣
22答案B。運動技能形成規律
23答案:B。運動動機
24答案A。恰當
25.答案:D。探究法
26.答案:A。腳內側踢球
27.答案C。確定中樞腳
28答案C。墊固定球
29.答案B。倒肩過晚
30答案:B。三個連續平緩的拋物線
31答案:D。拆招
32答案A。選擇性、自主性、創造性
33答案C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34答案B。人體機能活動適應性規律
35答案C。學習過程
二、簡答題
36.參考答案
心臟循環自身血液循環的途徑即為冠脈循環,是指供應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心臟的血液供應來自左右冠狀動脈的主干走形于心臟的表面,其細小分支常以垂直于心臟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肌,并在心內膜下層分支成網。左側冠狀動脈的血液流經毛細血管和靜脈后,主要經由冠狀竇回流入右心房,而右側冠狀動脈的血液則主要經細小的新較細的心前靜脈直接回流入右心房。
37.參考答案
(1)體育態度是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鍛煉活動所持有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的綜合表現。
(2)體育態度的形成實際上是學生通過觀察和模仿等社會學習方法獲得體育價值觀和相應行為方式的社會化過程。
(3)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學生的觀察和模仿學習還受到強化的作用與影響。強化為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鍛煉的認知提供了反饋信息,其種類包括:外部直接強化,如實物、表揚和其他形式的對合乎要求的體育態度和行為的獎勵;替代性強化,即學生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受到強化而使自己受到鼓勵,進而使相應態度和行為出現頻率增加的趨勢;自我強化,即學生因為實現了自己設置的體育活動目標而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給予積極肯定。
(4)在學生體育態度形成過程中,體育教師、班主任及家長,甚至學校運動隊的運動員,都應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利用各種機會和渠道向學生講解體育活動的意義、價值,并帶頭從事體育鍛煉,對學生表現出的良好體育態度與行為給予積極強化。
38.參考答案
(1)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明確單元的性質。
(2)根據單元的性質,調整單元規模(確定的教學時數)。
(3)根據某個單元教學設計原理,或者參照某個體育教學模式,設計出該單元教學過程,其具體的工作就是定出每次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4)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補充到各節課中。
(5)確定某項教材的考核方法與評價方法。
三、材料分析題
39.參考答案
第一問:課堂氛圍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積極的引導學生以PK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將教師的教的轉變為學生的學,更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更符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具體表現在:①以比賽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②合理的分組,可以提高團隊合作能力;③設置一個合理的目標(墊3個球)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更好的增強成功的體驗。
第二問:存在的不足:①對于新授課,直接進行自拋自墊,很難達到效果,完成教學目標②課堂管理不夠,進行對墊練習過程中,有自拋自墊的情況。③練習設置缺乏循序漸進,沒有掌握基本的自拋自墊及對墊技術就開始比賽,很難完成教學目標。
練習方法:①2-4人一組,一人發球,另外的人輪流接發球。要求做好準備姿勢,對正來球后墊擊。②3人一組,站成一個邊長為5米的等邊三角形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墊球;③3人一組,進行發、墊、調練習。要求發球發準,接球者要將球墊到傳球隊員的位置,傳球者再將球傳給發球者。
40.參考答案
第一問:曉芳產生的現象稱為極點,產生極點的主要原因是: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與肌肉活動不相稱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積累使血液PH值向酸性方向偏移;
小敏產生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是:運動強度過大,較短時間運動引起乳酸堆積所致的運動疲勞,致使肌肉產生酸痛感。【提供】
第二問:不得當。原因是:①在一節課的前半段安排耐久跑下半段安排蛙跳顯然教學內容過多,運動量過大;②兩個教學內容的主要鍛煉部位均為下肢,沒有兼顧到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③沒有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曉芳由于生病較長時間未參加體育鍛煉各身體機能均有所下降,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體育鍛煉,案例中的運動強度過大。
四、教學設計題
41.參考答案
教學目標:
1.學習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起跳時能夠做到上板快、擺臂擺腿快、蹬伸起跳快。
2.通過反復練習,發展腿部力量,提高力量、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通過相互協調、相互幫助增強整體協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助跑與起跳相結合,踏板時做到“三快”。
練習步驟:
1.原地擺臂起跳練習。
要求:兩臂積極擺動,起跳腿幾乎伸直,快速用腳全掌滾動著板,身體正直,目視前方。
2.助跑3~4步的起跳練習。
組織:四路縱隊,做助跑3-4步起跳。
要求:助跑與起跳銜接自然協調,起跳時能夠做到“三快”。
3.5~10步助跑踏板起跳練習。
組織:分四組,每組一塊踏跳板,在踏跳板前放置一個體操墊。
要求:重點體會起跳后成“騰空步”,做到頂頭、提肩、立腰、送髖。
4.反復進行全程助跑接起跳練習。
組織:分兩組,一組跳沙坑,另一組跳體操墊(四塊)。
要求:助跑有力、節奏合理且穩定,起跳充分且起跳點相對準確,動作伸展,有幅度。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