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類工作” 教案
- 時間:
- 2021-01-29 16:35:23
- 作者:
- 章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形成的過程和他的主要理論貢獻。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人物傳記,鍛煉和提高獲取、整理和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馬克思卓越的個人優秀品質,認識到偉大思想的形成離不開堅定的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馬克思思想的形成過程。
【難點】
體會馬克思個人優秀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卡爾·馬克思書店內景,并講述“馬克思火啦”的小故事。
教師提問:你如何理解上述現象?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上述現象說明馬克思思想影響廣泛而深遠。馬克思思想又是如何孕育產生的呢?本節課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馬克思思想的形成過程。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理想的產生
教師檢查上節課布置的任務,閱讀《馬克思傳》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并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下他們心目中的馬克思形象。
教師結合同學們的回答,帶領同學們總結馬克思樹立崇高理想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深受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第二,有著自己的思想準則,立志獻身于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事業,并準備為之犧牲;第三,加入“博士俱樂部”,受到青年黑格爾派的影響。
(二)思想的轉變
1.大學期間的馬克思
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有關黑格爾和“博士俱樂部”的資料,并介紹馬克思在1841年春天,比較成功地運用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寫了一篇論文,獲得了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由此我們能夠得出在大學期間他汲取了黑格爾哲學的精髓——辯證法思想。
2.由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
教師講述:由于普魯士政府對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鎮壓,馬克思在取得博士學位后,并沒有獲得大學的教職。他開始把研究的重心轉向研究費爾巴哈的著作,開始把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和領導工人運動作為自己的事業,這也和他青年時代的理想相一致。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馬克思到巴黎后生活和工作的視頻片段,并提問學生:這一時期,馬克思在工作方面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843年,馬克思移居巴黎后,主編《德法年鑒》,并與德、法工人運動的領導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教師提問: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方面,馬克思又取得哪些成就呢?
學生結合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師點撥:進一步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同時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進行了研究,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偉大轉變。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剛才所學知識,說一說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總結: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
(三)啟示
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學思之窗的內容,并提問: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是怎樣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對青年有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馬克思認為只有為全人類勞動的人生追求,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夠成為偉大的人物和達到光輝的頂點,他自己的一生也在為之努力和奮斗。
青年人的人生價值追求一定要和國家、民族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選擇最能為民族復興做出貢獻的職業,并能夠堅定不移地奮斗終生。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請同學們結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有關無產階級專政的論述,思考其中的觀點對中國的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