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師教育網:小學音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學設計
- 時間:
- 2021-08-24 14:40:44
- 作者:
- 李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欣賞《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學生了解歷史并弘揚民族精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掌握合唱的概念,能從情緒、畫面和情感等方面分析作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欣賞《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能從情緒、畫面和情感等方面分析作品。
【難點】
通過欣賞歌曲掌握作品的情緒,模唱樂曲的主題并能區分作品的段落。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為同學們播放《鐵道游擊隊》片段插曲視頻,并提問這部影片及這首歌曲是什么,再現了哪一個歷史事件?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部電影叫《鐵道游擊隊》,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的故事。這首歌曲是《鐵道游擊隊》電影中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他表現了怎樣的情感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為同學們初次完整播放音頻,并提問同學們: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合唱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
2.教師為同學們再次完整播放音頻,并提問同學們: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有同學知道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彈起心愛的土琵琶》抒情的曲調將鐵道游擊隊員們堅強的革命意志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作者呂其明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曲,從“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進到“爬上飛快的火車”的鏗鏘快板,使人油然而生“何意繞指柔,化為百煉鋼”之贊嘆,表現了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意志和樂觀精神,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該歌曲之所以能傳唱至今,首先是體裁好,詞曲作者寫得好;其次,是它描寫的抗戰形式獨特,是在鐵路上,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抗戰精神、民族精神。正是這樣的精神在人們心中埋下了愛國的種子和特別的情愫,給歌曲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歷久彌新。
(三)探究學習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并提問學生:歌曲第一部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情緒又是怎么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戰爭非常激烈,游擊隊員被困在了微山湖島上,但戰士的歌聲還是那么優美,表達了戰士的冷靜、沉著、堅定自若。
2.再次感受旋律,教師提問學生:歌曲第二部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情緒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自主討論之后,進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戰士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幸福的渴望,帶著對敵人的仇恨,他們爬上火車、炸橋梁,投身到戰爭中去,聽——戰爭的號角已吹響,歌曲速度稍快,節奏也變得非常精密,力度變得強勁有力。
3.教師請學生聆聽第二遍,并提出問題:大家知道這部電影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鐵道游擊隊》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莊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游擊隊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為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已經有了300余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在百里鐵道線上與日偽展開一場驚心動的戰爭。令日本軍隊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的護了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被老百姓們稱為飛虎隊的就是他們鐵道游擊隊。
4.教師引導學生完整聆聽,并提問:作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作品表達人們在危難關頭為祖國獻身以及必勝的信念,增強愛國主義情懷。
5.完整聆聽并哼唱旋律。
(四)鞏固提高
教師以樂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為主題,請學生用不同的打擊樂器為歌曲的不同段落伴奏。
學生進行展示。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并總結:《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深刻地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抗擊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每個同學也要身負重任走向未來、建設祖國的進軍號!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歌曲不同部分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呼吁學生熱愛祖國。
布置課后作業:搜集有關表現愛國主義情懷其他的樂曲下節課分享。
四、板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