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河北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梳理
- 時間:
- 2020-02-06 17:51:10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距離2020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還有37天,不知道大家準備考試準備的怎么樣了,河北教師資格網為大家整理了《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梳理給大家備考,希望對大家有用。
1、教育學著名代表人物著作及觀點
2、教育與社會發展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4)政治經濟制度影響部分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
(1)教育培養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
(3)通過教育制度,實現對受教育者的階級或階層的選拔,使原有的社會政治關系得以延續和發展,或者加速改變舊的社會政治關系。
3、課程內容
1.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課程計劃由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構成。其中,課程設置也就是開設哪些學科是課程計劃的中心。
2.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其中,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
3.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
教材的編寫方式主要有直線式和螺旋式。
4、教學原則
1.直觀性教學原則: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其意義在于通過提供給學生直接經驗或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幫助他們掌握原本生疏難解的理論知識。
2.啟發性教學原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
3.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
4.鞏固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5.因材施教教學原則: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6.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7.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5、中學生心理障礙
1.焦慮癥: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來。
2.強迫癥: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
3.抑郁癥: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
4.恐懼癥: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6、埃里克森的社會發展階段理論
7、德育原則
1.導向性原則: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由于學生正處在品德形成的階段,可塑性強,這就要求學校德育要堅持導向性原則,為學生的品德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2.疏導原則: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
4.知行統一原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
6.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的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
7.因材施教原則: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8、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2.榜樣示范法: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3.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
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4.個人修養法: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
5.品德評價法: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以上就是關于2020上半年河北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梳理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河北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筆試試題、中學教師、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河北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