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師資格裸考失敗?這14分多少人都忽略了!
- 時間:
- 2020-04-29 16:04:06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河北教師資格裸考失敗?這14分多少人都忽略了!
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幼兒,綜合素質中閱讀理解能力考察14分的題,做好了這一題會給通過率增加很大的砝碼。在這里小編給小伙伴們一些解答這題的技巧,希望能在考場上發揮作用,考出好分數。
閱讀理解能力,顧名思義即通過文段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一、閱讀理解考情
閱讀理解以社會科學類題材(包括美學、文學、藝術、哲學、文藝理論、建筑學等)為主,重點為文學和文藝理論的內容。
規律:大體以文學和文藝理論為主。從2015下中學卷開始特征尤為明顯;以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散文、隨筆、 文藝理論居多)為主;2016年以及2018年下半年材料內容多關注文學發展現狀,貼近時代發展特點。例如2016 上幼兒陳勁松《文學批評的態度》、2017年上中學《文學在讀者中尋求認同》)、2017年下幼兒郭英德《中國四大 名著的文化價值》、2018年上中學《說《易水歌〉》、2018年下幼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文化和哲理)、 2018年下中學《古典文學意向的示范》(文學)。
從2019年上半年起始,文學藝術類、哲學類、社會科普類的題材比重逐漸平衡。
規律:2019上半年幼兒《中國風格過時了嗎》(文學藝術),2019上半年小學詹克明《參悟“科學”》(社會科普), 2019年上半年中學《海邊兔子有所思》(哲學);2019下半年幼兒《思想的功夫》(哲學),2019下半年小學汪 民安《論垃圾》(社會科普),2019年下半年中學《中國文學論叢》(文學)。
二、閱讀理解答題思路
對于詞語理解題,要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概念的意義上下文語境不是單指平時我們所說的較為抽象的語言環境,而是包括文段內容的論述背景、詞句所在的上下文等 較為具體的語境。 二、對于句子理解題,要注意所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從結構上考慮其作用,并結合上下文,弄清要理解的句子與 其前后形成的內在聯系。
如果運用了藝術手法,則要思考作者的意圖。
材料中的句子往往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而運用特定的修辭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分析句子的修辭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和作用。
三、對于文章觀點態度題
第一,從概括性強的句子入手。有些文章的觀點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強而又表達某種看法的句子,就抓 住了作者的觀點態度。
第二,從文中運用的材料入手,文中運用的材料,不論是事實還是文獻資料,總是會表達一定的觀點。因此,從 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重要途徑。
第三,從作者的評述入手,有時作者把自己的觀點態度隱含在具體的評述之中而不直接說出。這就要求從分析具 體的評述入手,提取精要,作岀概括。
需注意文中抒發情感、發表評論的語句;還需注意遣詞造句,如詞語的色彩,褒義詞或貶義詞的使用往往表現作 者對人、事、物的褒貶態度。
大體上來說,概括作者觀點態度主要從概括性強的句子、文中運用的材料、作者的評述等方面入手。
以上就是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裸考失敗?這14分多少人都忽略了!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教師招聘、小學教師、筆試試題、面試技巧、常見問題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河北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