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高中生物學科知識與能力試題答案
- 時間:
- 2019-01-24 11:15:21
- 作者:
- 鄒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點擊可查看:2018下半年河北省教師資格筆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乳糖、脂肪
2.答案:A。細胞核
3答案:C。細胞器
4.答案:A。儲存能量
5答案:C。5,8
6答案:C。20年間該種群數量變化呈"S”型
7答案:D。d表示萄萄糖進入人成熟紅細跑的運輸方式
8答案:A,細胞調亡過程相對其生命周期而言非常迅速
9答案:A。增加的濃度可以提高該反應的最大反應速率
10.答案:C.40,20
11.答案:B。12%
12答案:A。染色體發生了易位
13.答案:D。多聚核糖體的形成可以大大縮短每條肽鏈的合成時間
14.答案:D。天冬氨酸(密碼子為GAC)
15答案:C。電信號 化學信號 電信號
16.答案:C。硝化細菌、苔蘚、黑藻
17答率:D.如果丙種數三穩器減少,在短時間內,甲種群數三減少
18.答案:D。92%
19.答案:暫缺
20.答案:C。Ⅲ-13個體的致病基因來自于Ⅰ-1和Ⅱ-2的概率相等
21.答案:C。參與公民議題決策
22.答案:A。①-d,②-c,③-a,④-b
23.答案:B.課程標準只適合教師閱讀而不適合學生閱讀
25.答案:C。訪談法
二、簡答題
26.【答題要點】

三、材料分析題
28.【答題要點】
(1)1.能夠說出能量流動的過程,分析出能量流動的規律;
2.在分析能量流動的過程中,提高科學嚴謹的分析、綜合和推理思維能力;
3.理解生物之間存在著能量的流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觀點,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提供。
(2)
①教學方法多樣。
該教學片段中,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能夠順利達成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學們自由討論,烘托了課堂氛圍;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演示法、問答法、討論法進行教學。演示法直觀呈現主要教學內容,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通過問答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討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自主發現能量流動的過程和規律,也能夠集思廣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合作的意識提供。
②教學程序清晰。
課堂伊始,該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提出本節課的探究問題,從而導入課題。緊接著在新課教學環節中,該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及多種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教學程序清晰明了,井然有序,有助于達成教學目標提供。
③課堂氣氛活躍。
首先,通過創設魯濱遜流落荒島的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緊接著提出的探究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達成了“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為活躍的課堂氣氛打下了基礎。在新課講授環節,該教師層層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這些措施均有助于一步步達成教學目標提供。
④教學重點突出。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節課的內容較多,但是該教師并未對每個知識點平均用力,力求做到每個知識點面面俱到,而是通過不同教學方法做到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該教師通過采用小組討論與師生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將重點放在“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上,提供這樣,學生能清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意思接近即可適當得分)
29.【答題要點】
(1)聽課筆記的記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教學實錄和教學評點。
材料中與錢老師相比,孫老師最大的優點在于給予了執教者一定的教學點評,初步對本節課趙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給予了一定的評價,好的聽課記錄應是實錄與評點兼顧,體現出了聽課者有一定的思考與分析,不僅反映了執教者的課提供堂教學情況,也反映了聽課者的基本素質。
其次,孫老師在記錄中主要關注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目標的達成和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情況,這樣能夠充分體現執教者的教學活動是否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順利達成課標要求。
第三,在筆記記錄上孫老師采取流程圖的形式,避免了大段文字的描述,條理更加清晰,突出重點,記錄詳略得當,能夠清晰明了的展示課程的內容,同時也節約了記錄的時間。
第四,孫老師在記錄的過程中也說明了學生的活動,與教師的活動一一對應,真實的展現了課堂活動,更有利于聽課者課后的反思。
最后孫老師在加入了反思的內容,體現了提供聽課者在聽課中的收獲,也有利于聽課者在課后與執教老師的研討和交換意見,同時也能夠通過聽課筆記來彌補自身的經驗不足。
(意思接近即可適當得分)
(2)孫老師在聽課記錄上已經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首先,在教學實錄方面可以詳細記錄聽課時間、課時安排,這樣在以后的反思活動中更加有跡可循。在教學過程的記錄中可以加入教學時采取的方提供法以及自身對教學安排的初步評價,以免以后的遺忘。
其次,孫老師還要更加明確聽課的目的和要求,有側重的記錄內容,將聽、看、記、思的內容有機靈活地結合起來,避免出現聽課筆記中出現具體內容來不及記錄的情況。
第三,孫老師的教學筆記只記錄了優點,且多集中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上,而對執教者在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也需要有詳細的記錄提供,這樣可以使執教者認識到還有改進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間,促進雙方的進步。
第四,還可以把自己尚不理解和明確的內容記錄下來,課后向趙老師溝通請教,虛心向他人請教,取長補短。
最后,孫老師可以適當記錄課堂中的物理環境,簡單勾勒教室的布置情況,以更好的記錄學生的活動和老師的走動情況,這樣更容易在以后的反思中回憶當時的情況,更好的還原課堂。
(意思接近即可適當得分)
四、教學設計題
30.【答題要點】
(1)教學目標
1.說出科學家對光合作用原理的認識過程,并能簡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和反應場所;
2.仿照科學家發現光合作用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原則,重點是對照實驗原則和控制變量原則;
3.體驗科學家探究歷程,認同科學概念是在不斷的觀察、實驗及其探索中前行,尊重科學且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科學,樹立辯證的科學觀。
(2)海爾蒙特實驗:
土壤中損失的少量重量是什么?(無機鹽)
海爾蒙特實驗的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
海爾蒙特實驗忽視了什么對有機物形成所起的作用?(空氣)
普利斯特萊實驗:
人們重復普利斯特萊的實驗,但是有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失敗了,你能找到原因嗎?(光照)
實驗過程中考慮到的外界因素是單一變量還是多個因素影響?(單一變量)
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普利斯特萊的實驗結論?
(以光照與否,設計對照實驗)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