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教師資格面試: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喜”與“憂”》教案
- 時間:
- 2020-04-16 17:31:24
- 作者:
- 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人們文化生活的雙重影響以及產生的原因,知道從不同角度規范文化市場的亂象。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探究,能夠正確判斷和評價文化生活中的“喜”與“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選擇健康有益文化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人們文化生活的雙重影響以及產生的原因。
【難點】
如何規范文化市場。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堂導入
觀點分析,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關于大眾傳媒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大眾傳媒為低俗化的文化消費推波助瀾,助長了狂熱的“追星”等現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眾傳媒肆意擴散;
觀點二:大眾傳媒使內容豐富、格調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傳播。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看看電視,唱唱歌,讀讀報刊、書籍,玩玩電腦游戲,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教師提問:根據你的切身體驗,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大眾傳媒的發展?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大眾傳媒的發展,既給我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也引發了令人憂慮的現象。以此引出課題《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文化生活中的“喜”
活動一:介紹你的文化生活
教師提問: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我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同學們列舉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例子,這些可喜的變化包括:它能夠滿足人們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它可以通過靈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現方式,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它便于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它易于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的發展等等。
2.文化生活的“憂”
活動二:案例分析
多媒體出示情境:
情境一:抖音網紅“水泥姐”拍攝虛假視頻,博得人們的同情,賺取禮物錢;
情境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常某在無物資來源的情況下,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售賣口罩、測溫槍等防疫物資信息,騙取被害人錢款;
情境三:有人自稱大師,在網上給他人算命、看風水、預測人生運勢等……
教師提問: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令人憂慮的文化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思考2分鐘,自由發言,表達觀點。教師進行總結: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了令人憂慮的文化現象,比如有些部門和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顧社會效益,肆意生產、銷售品位低下的文化產品;有些文化產品借消遣娛樂的名義,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于捕風捉影的“新聞”炒作,不負責任地傳播“緋聞逸事”等。
活動三:小組討論
請學生以4人為一小組,用5分鐘的時間探究以下問題:對于生活中令人憂慮的文化現象,應該如何促進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呢?
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匯報,教師總結:各個小組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整體來說,從國家的角度:國家政府要加強對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管理和正確引導,加強法治建設,依法制裁取締文化市場的混亂現象和違法行為;從企業的角度: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要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環節三:鞏固提高
請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結合“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談談自己對此事的看法。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同學們看待事件的角度都比較冷靜、客觀。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了不少令人憂慮的現象,我們在參與文化生活時,從個人角度來看,也要學會分辨,學會選擇積極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明確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帶來的雙重影響,以及規范文化市場的措施。
作業:留意觀察生活中的文化亂象,給當地政府寫一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關于2020年河北教師資格面試: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喜”與“憂”》教案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中學教師、考試時間、筆試試題、教師招聘、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河北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