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北中學教師資格知識點總結:文學文化部分
- 時間:
- 2022-03-24 11:10:36
- 作者:
- 徐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一、考查形式及范圍
教師資格考試中,語文教師資格證分為初中和高中兩個學段,在這兩個學段的考試中,文學部分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均不可忽視。文學部分主要集中于客觀題,一般會以單選的形式出現,所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數可以在人教版相應學段(初、高中)教材中找到出處,少數涉及課外知識積累。
二、考查角度
教師資格考試中,文學部分的考點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以及少數的文化常識(年齡稱謂、謙敬辭),考查的內容主要有作家的朝代、地位、并稱,作品的體裁、題材、人物形象或詩歌意象、主旨思想、藝術特色以及名句(出現較少)。
三、備考策略
考試之前的復習其實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針對像文學這樣以識記為主的考點,更需要考生安下心來,去整理、記憶。但是,在大多數考生看來,文學文化知識這個部分知識點過于散亂,難以形成系統,背起來特別浪費時間。其實,教師資格考試因為它的考點相對固定,我們可以根據考點來進行重點突破,現就這個問題提出幾點具體建議。
(一)重點人物,集中識記
說到文學,有幾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是常考的,而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我們又提到考查范圍主要是集中在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中,因此,我們把常考人物和初、高中教材中的常見人物進行“合并同類項”。需要放在“重中之重”地位的人物有,中國古代:司馬遷(《史記》在初中、高中教材均有選篇)、陶淵明(初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高中:《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韓愈(《師說》《馬說》)、柳宗元(《小石潭記》)、李白(詩歌為重點)、杜甫(沉郁頓挫的特點,現實主義風格)、王維(山水有田園詩)、孟浩然(山水田園詩)、杜牧(懷古詠史詩)、李商隱(愛情詩)、蘇軾(詩詞為重點)、李清照(《醉花陰》《聲聲慢》);中國現當代文學:魯迅(《吶喊》《彷徨》《朝花夕拾》以及所包含的篇目)、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巴金(“激流三部曲”)、老舍(《駱駝祥子》《茶館》《四世同堂》《龍須溝》)、曹禺(《雷雨》以及其它戲劇作品)、聞一多(《死水》)、郁達夫(《故都的秋》)、舒婷(《致橡樹》);外國文學: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托爾斯泰(《窮人》)、莫泊桑(《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契訶夫(《變色龍》)、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以上這些作者,需要集中記憶他們的朝代、國別、流派、代表作品以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稱謂。尤其是教材中出現過的作品片段,對于里面的情節、主題也需要重點關注。
(二)類似題材,串聯記憶
教師資格中有一類題目是找到與相關作品題材相同的選項,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作品的相關內容,那么,在復習之中,就可以以此為線,串聯起一部分知識,如,同樣以“人力車夫”為題材的作品有:《老王》《駱駝祥子》《一件小事》《苦惱——我拿我的苦惱像誰訴說》《薄奠》等;同為科幻小說的有《海底兩萬里》《三體》等;同樣以“梅”為意象的詩句有:“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等。整理這一部分知識點時,可以參考教材之中的單元主題,比如:離情別緒、磨難促人成長等。基本上一個單元會圍繞一個大的主題來進行編寫,所以也可以定位記憶,在教材之中,挨得比較近的、處于同一單元的,大多都是一個主題。
(三)相同體裁,分類整理
在復習文學部分的知識時,最好把重要作品的體裁整理一下,尤其是教材中所出現的一些古代詩文,考試中也會作為重要的考點出現。如16年初中考查過傳記體散文的知識,高中考查的是歌行體;15年初中涉及到五言律詩的考查;14年初中考過五言絕句,高中考查報告文學;13年初中考的是七言律詩,高中在先秦史傳散文處設置了考點。因此,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作品體裁都需重點把握,所以大家應該把教材中出現的幾種常見體裁分類整理好。可參考類別如:律詩、絕句、歌行體,史傳散文、諸子散文、政論散文、駢文等。
(四)文化知識,理解運用
教師資格考試中關于文化知識的考查內容并不多,主要就是謙敬辭和古代年齡稱謂在具體語境中的運用,面對這一部分知識,考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經驗來理解。比如謙敬辭,記住“家大舍小令外人”以及“謙己敬人”原則,年齡稱謂記住即可,但是要分清適用對象,如“豆蔻年華”只能用來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
以上就是“2022河北中學教師資格知識點總結:文學文化部分”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河北教師資格證考試資訊、教師招聘、幼兒教師、小學教師、筆試試題、普通話、面試技巧、考試公告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河北教師資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