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練習題(一)
- 時間:
- 2023-06-27 15:12:34
- 作者:
- 趙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1、(單選)董老師上游戲課時,小明總愛舉手,但答題經常出錯;小強不愛舉手,但老師點名提問卻總能答對。老師下列做法中,最合適的是()。【小學綜合素質】
A.批評小明總出錯,表揚小強愛思考
B.激勵小明勤思考,鼓勵小強多舉手
C.表揚小明愛舉手,批評小強不發言
D.批評小明總出錯,批評小強不發言
2、(單選)“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話提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該關注()。【小學綜合素質】
A.學生的發展性
B.學生的主體性
C.學生的獨特性
D.學生的自主性
3、(單選)趙老師板書時寫了一個錯字,王亮站起來大聲說:“老師,字寫錯了。”趙老師生氣地說:“多什么嘴!你是老師,我是老師?坐下!”王亮默默地坐下了。自此,在課堂上,再也沒有學生敢指出老師的錯誤了。對趙老師的做法正確的評價是()。【小學綜合素質】
A.維持了課堂紀律
B.侵害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C.維護了教師尊嚴
D.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單選)王老師經常讓同學們互相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認真,不僅找出了作文中的錯別字,而且從語言表達、篇章結構、思想主題等方面進行了評價,王老師則及時給予了點評。王老師的做法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在()。【小學綜合素質】
A.發揮了學生的調控性
B.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性
C.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
D.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性
5、(材料分析題)陳老師在語文教學中,總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各自探索,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大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由陳老師講解。一學期下來,很多學生覺得不但收獲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
當然,陳老師也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有的同學老是找不到學習方法,也不愿意發言,習慣當聽眾,王春就是這樣的孩子。陳老師有一次點名讓王春發言,王春站起來緊張得面紅耳赤,陳老師示意王春坐下。課后,陳老師把王春叫到辦公室說:“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開講,那我們就私下聊吧。現在只有我們兩個人,你就補上你的課堂發言吧。”在陳老師的多次鼓勵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膽怯,也敢上臺發言了。
作為班主任,陳老師號召學生擴大閱讀面。他給學生推薦了很多書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學讀物、成功者的勵志故事……他還經常組織學生交流閱讀體會。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視野明顯開闊了,知識面也明顯拓寬了。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陳老師的教育行為。【小學綜合素質】
答案
1、答案:B
解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這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實際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小明愛舉手表現出其積極的課堂參與的態度,值得表揚,但問題是答題出錯,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其認真思考;小強能夠答對,但不愛舉手,課堂上不夠積極主動,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其多舉手發言。
2、答案:C
解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話體現了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這提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依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3、答案:D
解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這要求教師把學生置于教育活動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需求,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真正地把學生當作“人”來開展教育,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不以教師的個人意志去支配學生,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開展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題干中,趙老師在教學中以自我為中心,面對自身教學失誤,不僅沒有虛心承認錯誤并改正,反而對指出錯誤的學生進行訓斥,導致班級學生再也不敢指出老師的錯誤,打擊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這種做法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需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D項符合題意。
4、答案:C
解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體性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具體包括調控性、選擇性、獨立性、創造性等。獨立性是指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主的組織系統,一個獨立的物質實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題干中,王老師在作文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并對學生的獨立批改作業的活動及時進行點評的做法,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C項正確。
調控性是指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有目的的調整和控制,如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選擇性是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在多種目標、多種活動中進行選擇的特點,學生對教學的影響不是無條件地接受,不是盲目地模仿,而總是根據主體的條件(愿望、態度、能力等)進行選擇。學生的差異性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A、B、D三項與題意不符。
5、答案:陳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是值得提倡的。
(1)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學生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材料中,對于一時找不到學習方法、上課不愿意發言的學生,陳老師并沒有放棄,而是看到他們發展的可能性,給予他們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勇于發言。這體現了陳老師把學生看作發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材料中,針對王春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敢在眾人面前回答問題的特點,陳老師私下和他進行交流,給予他鼓勵,最終使他克服了膽怯。這體現了陳老師懂得因材施教。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材料中,陳老師讓學生圍繞問題各自探索,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這是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努力踐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更多試題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刷題
《河北教師資格考試題庫》
以上就是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練習題(一),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河北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河北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時間、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河北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