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北教師資格面試教案:高中音樂《祖國的好河山寸土不讓》
- 時間:
- 2022-03-16 10:37:10
- 作者:
- 徐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1.感受西皮的特點,加強對京劇的理解,增強對傳統音樂的熱愛。
2.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實踐、合作等方法,學生能進行角色扮演,提高自身的表現力與創造力。
3.了解京劇中的行當,能夠哼唱其中的唱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京劇唱腔的特點,了解我國傳統京劇。
【難點】
了解京劇中的行當,并能正確的進行區別,能夠哼唱其中的唱段。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上課伊時,教師播放京劇《貴妃醉酒》片段,并引導學生思考:表現形式是怎么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引入課題——《祖國的好河山寸土不讓》。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樂曲,教師播放音頻。并設問:“歌曲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傳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給人一種的豪放的感覺,是《沙家浜》中的其中一個唱段。
2.復聽歌曲,教師演唱歌曲。并設問:“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帶領18名傷員,來到沙家浜養傷,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找到這批傷員,日偽軍對沙家浜地區展開了瘋狂的大掃蕩。為避開敵人鋒芒,黨組織安排傷員轉移到陽澄湖的蘆葦蕩,敵人的掃蕩一無所獲。日寇并不甘心,命忠義救國軍進駐沙家浜,設法找到這批傷員。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參謀長刁德一向阿慶嫂打探傷員下落,阿慶嫂與敵人巧妙周旋,并引誘敵人開槍,利用槍聲通知了蘆葦蕩的傷員,使傷員提高警惕。沙家浜被敵人長期占據,阿慶嫂按縣委批示派沙四龍把傷員轉移到紅石村。敵人找不到傷員,抓來群眾拷問,一無所獲,氣急敗壞地殺了一些群眾。
(三)分段欣賞
1.教師播放歌曲,引導學生思考這部分的唱腔有什么特點?
西皮是戲曲腔調。明末清初秦腔經湖北襄陽傳到武昌、漢口一帶,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同二黃相比,西皮一般較為高亢剛勁、活潑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調,也包括二六、搖板等板式。
2.播放視頻中的唱段,并提問:人物的扮相有什么特點?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分類。分為生、旦、凈、丑。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七行即生行、旦行、凈行、丑行、雜行、武行、流行。
3.學生自由模仿京劇中的扮相,體會不同角色的特點。
4.教師帶領學生模仿哼唱片段。
5.觀看《沙家浜》的其他唱段進行對比聆聽。
6.播放視頻,小組討論京劇唱腔的特點與現在音樂的不同?
(四)鞏固提高
教師為學生播放《霸王別姬》《二進宮》等京劇片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京劇的理解。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京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深得大家喜愛的藝術,希望同學們能將中國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布置課后作業:搜集其他京劇進行欣賞。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