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之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有哪些
- 時間:
- 2024-06-17 16:16:32
- 作者:
- 趙老師
- 閱讀:
- 來源:
- 河北教師教育網





河北省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之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有哪些
(一)教育獨立論(代表人物:蔡元培)
1.主要觀點:
(1)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
(2)教育行政獨立
(3)教育內容獨立
(4)教育思想獨立
(5)教育經費獨立
2.基本評價:
該理論要求教育獨立宗教,脫離政治而獨立,主張教育完全交給教育家舉辦,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在當時的中國是行不通的。蔡元培強調教育獨立發展,避免受到外在因素控制,但實際上教育不可能脫離社會存在,該理論有一定進步意義,但是過于理想化。
(二)人力資本理論(代表人物:舒爾茨)
1.主要觀點:
(1)總體資本可以分為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2)人力資本的形成主要靠教育,教育不但是一種消費獲得,也是一種投資活動;
(3)人力資本的收益大于物力資本的收益,舒爾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33%。
2.基本評價:
人力資本理論突破了傳統理論中的資本只有物質資本的束縛,提出了人力資本,把人的能力與物質資本等同,但是忽視了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篩選標準。舒爾茨強調教育與經濟的關系,認為各國應儲備人才,比如我國科教興國的戰略,但是同樣不夠全面,所以也是具有缺陷。
(三)篩選假設理論(代表人物:邁克爾、史潘斯)
1.主要觀點:
篩選假設理論也叫做文憑理論,是指教育是一種表示個人能力的信號或工具。這種理論把教育視為一種裝置,其主要作用是幫助雇主識別能力不同的求職者,以便把他們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
2.基本評價:
篩選假設理論解決了當時教育文憑膨脹的問題,但是該理論片面強調教育的信號篩選作用,進而認為教育能提高人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文憑理論是通過學歷文憑篩選求職者,具備一定優點,篩選速度快,但是同樣具備缺點,篩選方式與標準過于片面。
(四)勞動力市場理論(代表人物:皮里奧、多林格)
1.主要觀點:
(1)勞動力市場可以劃分為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
(2)兩個市場之間有相對的封閉性,較少流動;
(3)主要勞動力市場的工資高、工作條件好、就業穩定、有較多的晉升機會等,而次要勞動力市場恰好相反。
2.基本評價:
該理論不同意人力資本理論關于教育與工資收入正相關的論斷,認為一個人的工資水平主要取決于他在主要勞動力市場還是次要勞動力市場工作,而與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關,教育只是決定一個人在哪個勞動力市場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就是“河北省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之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有哪些”的全部內容,關注河北教師資格網(m.18loli.com)了解更多河北省教師招聘信息,如報考條件、報名時間、報名入口,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準考證打印、普通話成績查詢、資格認定時間以及唐山教師資格、石家莊教師資格等地區相關內容。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